拉巴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冠应急后的常态策略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张颖颖

新冠疫情之下,世界真正成为了命运共同体,中国经验,需要与全世界共享;世界的问题,也需要中国思考解决方案。年4月22日,由SIFIC发起的“全球抗疫,我们在行动”活动邀请医院副院长朱畴文、上海交通大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医院常务副院长钱申贤作为演讲嘉宾,共同探讨、分享新冠疫情感控经验。钱申贤副院长以“新冠应急后的常态策略:全面复医与医疗安全”为题,医院如何在抗疫新阶段,医院正常运行,保障广大市民正常就医需要,又防止疫情输入,尤其是严防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的“困境”进行阐述,探讨全面复医和医疗安全两不误破解之道。

钱申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医院常务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杭州市血液病重点学科带头人

杭州市淋巴瘤中心主任,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免疫学会血液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血液病分会副理事,美国血液病协会会员,杭州医学会血液病分会主任委员,杭州医学会内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编委

一、全面总结前期防疫经验

自年12月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随着对疾病临床表现、病理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以及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走向变化,国家卫健委先后7次发布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医院作医院,原本就设有发热门诊,24小时接诊发热患者;另一方面,医院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他们的首诊可能并不表述或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病毒狡猾隐匿,如何才能拦网筑坝?从1月14日至2月底,短短一个半月,医院从门急诊预检、患者资料采集、专用诊室设置、健康码管理、住院病人收治流程、病区陪护及门禁管理、手术流程、临时性危急值设置等16个方面出台各项管理制度,而仅仅院感防控措施和制度就编写了27个,如《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医院感染应对措施》前后就有4个版本。

从流程上,医院严格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原则,设立了三道预检关。第一道卡口前移至院区唯一入口,所有人员需经体温测量、健康码查看和流行病学史初步筛查;门诊片区导医和病区门禁岗为第二道关口;同时通过电子病历中流行病学史的记录,筑起预检防控第三道防线。

医院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服务防疫工作。1月25日,医院医院第一时间向全国开放首个“肺炎咨询”平台,3月10日又开放“侨胞咨询”平台,名医生在线提供新冠疾病咨询和慢性病诊疗服务,既缓解公众恐慌心理,也减少不必要的线下就诊,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同时,医院通过远程视频,与集团、医院共享疫情防控知识,开展培训交流和专家MDT会诊,无缝对接转诊病人信息。隔离病房进行了网络改造,使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给病人送药、送餐,降低交叉传播风险。

二、充分提炼援鄂经验指导工作

2月9日到3月31日,医院集团驰援医疗队员入编杭州医疗2队,医院E1-3病区,期间共收治病人62人次,病危6人次,病重56人次,无死亡病例,医护人员零感染,圆满完成了此次驰援任务。返岗后,医疗队员认真梳理援鄂期间的各种工作经验,给医院防控工作提出许多可行性建议。

防护督导先行,确保医护人员安全。第一时间建立督导组,进行院感防控督导,包括医务人员、患者、陪客等手卫生和口罩佩戴情况。促进全院、全员防护安全。完善清洁区、污染区的物资和环境管理办法及消杀程序,落实卫生处置。

开展多次应急演练,促进细节提升。假设污染区发生医护人员晕厥,如帮助脱下防护服必然存在暴露风险,通过现场演示和头脑风暴,大家优化了协助脱防护服的具体细节和流程。病区开展除颤仪等抢救设备使用过程的应急演练,确保仪器的准确使用。

关心关爱患者身心健康,提升服务质量。常规开展患者心理调查,及时掌握心理状态,心理医师线上辅导与病区辅导相结合,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开展整体责任制护理,确保护理的延续性和整体性。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通过公共平台和公共区域播放健康教育和新冠防控宣传知识,现场教学和网络教学结合,促进患者康复训练。

三、科学防疫常态化管理

为确保市民正常的就医需要,除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眼科、感染科特殊科室外,医院始终开放普通门诊和急诊。2月9日起恢复开展手术意愿强烈、且病情无法延期的患者手术。2月20日,逐步恢复择期手术及有创操作。3月23日起,全院恢复所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专病和专科、联合门诊等。截至目前,医院日门诊量已提升至-人次,病区床位使用率恢复至95%以上。

医院常务副院长钱申贤说,新冠作为一种新型病毒,病毒在人体内能存活多少时间,国外疫情有很多不确定性,防控工作到底要持续多久,这些都是未知数,医院防疫工作必须从前期的非常强干预状态转变为常态化管理。同时,由于各项防控措施尚在完善之中,我们要在总结前期防控经验基础上,动态调整、科学制订适合现阶段的有价值的防控措施。

门诊管理,多网并举,“零”漏网

防控原则

1.人员的管理

医院大门做到一门进、一门出;

一人一表(流调史);

进入门诊者出示健康码;

保持社交距离,多地点测体温(包括医务人员);

减少门诊人员聚集: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名医门诊等进行分时段预约;互联网线上就诊;智慧结算;联动医保适当延长慢病配药疗程;

三道预检关:门诊入口、诊室导医、接诊医生处均进行筛查;

对于来自疫区或高危岗位人群必要时进行肺部CT、核酸及抗体检测(如来自高危地区、新冠疑似患者、有症状的在校师生来院,病毒抗体应检尽检,必要时进行核酸检测)。

门诊预检分诊

2.重点科室一科一策

医院医生防控,封城防控转到精准、专业防控,医院内的各重点科室需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3.门诊诊室

做到一患一诊室;根据不同的操作采取相应的防护;手卫生;加强清洁消毒、通风。

4.发热门诊

根据疫情需要,进行分区:高风险区、相对低风险区、儿科发热门诊;

与隔离病房邻近,形成“院中院”;

配备单独收费处、CT室、检验科等,完成“一条龙”服务。

住院部管理,严进严出,织密网

住院患者必须完善入院前各项检查(流程如下):

下列情况可免做CT:

(1)孕妇;

(2)≤14周岁儿童患者,可用胸片替代;

(3)无新冠疑似症状者:2医院胸部CT阴性诊断结果,或能提供2周内本院医师能够作为排除病毒性肺炎依据的外院清晰CT胶片;或1个月内在本院多次住院(如化疗等),且已行胸部CT检查,可在次月再行复查。

2.医技检查管理

(1)胸部CT(入院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项目,均参照危急值管理;

(2)三项结果任一项阳性,医院新冠疫情应急工作小组启动相应预案。

3.病区的管理

(1)病区门禁工作仍需持续加强,一人一陪护,原则上不探视。

(2)院感监督岗对科室全员防护的监督不放松。

全院住院患者、陪护管理、医护人员防护

全院设84个院感监督岗,通过科内自查、科室互查、医院督查相结合,实现全员、全程、全院防控。

医院还成立员工健康评估小组,不受时限影响及时了解在岗和返杭员工的健康状况。除了对医生护士进行全面的防护知识和院感知识培训外,医院尤其注重对行政后勤、保洁陪护、保安人员这些非一线人员的培训,除了手把手反复多次指导个人防护和消毒工作,还采用荧光标记、细菌学采样等综合方法核查消毒工作落实情况,最大努力攻克这个容易被疏漏的薄弱环节,医院工作人员成为病毒的“传播中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