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貉与人激战10分钟貉在上海局部泛滥,它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近年来上海多个小区频繁有貉出没的新闻爆出,而实际情况要比媒体报道还要严重,截至目前至少有多个小区已确定有貉存在,且个别区域渐呈泛滥态势!

貉在上海局部地区呈泛滥态势这并非危言耸听。绿地蔷薇九里位于松江新城嘉松南路广富林路口,该小区占地约19万平方米,居民余户近人,人口密度大、绿化多是小区最显著的特点。进入夏季后貉像发疯似地在小区里游荡,夜里丢垃圾时常能看到七八双发着亮光的眼睛——貉群正在觅食!白天小区行人稀疏时,胆子大的貉顺着墙根、绿植边散步,遇到猫狗小动物免不了一战。

6月份小区业主陈先生正在小区遛狗,一只貉从车子底下突然窜出,朝着陈先生的法斗犬后腿咬去,任凭法斗犬怎么反抗,貉就是不松口。陈先生见状伸腿就踢向了貉,发怒了的貉反过头来向陈先生扑去,陈先生连踢带踹才把它驱离,整个过程持续了10几分钟,法斗犬的后腿早就被貉咬得皮开肉绽了。法斗犬身高30公分左右,体重10-12公斤,体型小、紧凑且不具攻击力,因此常作宠物狗饲养,也就是说法斗犬压根不是貉的对手,要是没有人帮助极有可能被貉一击毙命。

令陈先生无法接受的是,一个月里竟与貉“激战”了六次,而且貉还在小区里“安家落户”了,在小区一个位于墙角排水沟处的沉降缝隙里布满了琐碎树枝和树叶,这便是貉的洞穴,曾爬出5、6只貉幼崽。小区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大爷曾在某处宅院装修一次见到50、60只貉,那阵势令人印象深刻。

貉是一种小型动物,前额和鼻吻部白色,眼周黑色,身体矮粗全身覆有蓬松的毛,和北美浣熊接近。和其他动物因林木减少被迫闯入市区不同,貉本来就是上海的“土著”。-年上海动物园曾捕获40只貉取样研究,竟发现无一只貉来自动物园,全部来自野外,也就是说貉一直和人共处,只是现在数量足够的多,与人的矛盾开始激化了。

貉在上海的分布既有规律性也有偶然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上海西南部曾是貉的重要聚居区,其中松江、青浦最为典型,网络上经常出现貉在小区出没的报道。后来貉逐渐向其他区域移动,杨浦区原来只是有零星几个貉露头,但仅仅过去一个冬天,貉就从四面八方涌来热闹一时,接着又进入江湾区域。

部分网友疑问,为何貉会出现上海这样国际大都市,是不是有些特殊原因?实际上有些动物天然地能够和人类共处,比如老鼠、蛇等等。貉外形怪异且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所以令人疑惑,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德国柏林活跃着几千只野猪,有的雄性野猪深更半夜跑到街头掀翻垃圾桶、顶撞汽车;而在英国伦敦的赤狐数量一度高达每平方公里二十多只;最突出的还要算美国纽约数以万计的棕熊,每平方公里达几百只!所以貉在上海出没也并不稀奇!

那么上海的貉为何在最近几年数量突然爆发了呢?这是多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上海绿化面积逐年增加,这些绿植、绿化带恰恰成了貉的藏身之所。此外小河沟、公园人工湖的堤岸等等都是貉挖洞筑穴的地方。貉是一种昼伏夜出的动物,白天安静躲在人不宜出现的地方休息,夜间在跑出来觅食。当然,部分貉也逐渐适应了白天活动,而这恰是引发人貉激战的导火索。

其次貉适应能力强悍。因为是上海土著所以不存在温度问题,关键看食物供给。貉是典型的杂食性动物,果酱、植物茎叶、草根、小鱼、小虾、青蛙、老鼠等等都是它的口下之物,简单地说只要是貉能咀嚼的东西来者不拒!夜深人静时在垃圾箱附近翻腾的小动物,可能就是4、5只貉在那里挑选食物,而且它们通常是一家人!

最后是貉由过去的三有动物升级到了二级保护动物。貉有了这层保护衣,在市区里活动也就不存在天敌了,除了吃喝拉撒外,估计生儿育女是它们的唯一兴趣!所以貉的数量不增长才怪!

貉数量虽然增加了,人与貉接触中不投喂、不招惹它,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如果是人圈养的小体型动物,貉有可能把它当作一个可口的午餐,这才有了它攻击法斗犬的一幕!要是真遇到貉攻击人,可把它制服,但不要捕杀,与动物管理部门联系让他们处置。

原创:老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