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www.xftobacco.com/年12月15日,由故宫博物院、西北大学联合主办的“绝域苍茫万里行——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段)考古成果展”(图片展)在故宫永寿宫展厅及线上同步推出,这是国内学界首次公开展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考古与研究的阶段性工作成果。然而这么一个没有开幕式、没有宣传、异常低调的纯图片展却突然在网络上爆红,一跃成为广大网友们热议的“二次元”展,也远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故宫永寿宫展厅现场
故宫永寿宫展厅一角
办展缘起和设想
年,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机构组建中乌联合考古队,长期在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开展考古工作,追寻古代月氏人的踪迹。年,故宫博物院基于自身所藏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研究和合作交流需要,并响应国家实现“一带一路”文化合作的美好愿景,故宫考古研究所的王睿、吴伟等考古人员加入中乌联合考古队,与西北大学等单位在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联合展开考古工作至今。
年底,中乌双方商定在中乌两国分别举办考古成果巡回展,向国际社会展示考古合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重点展示中乌双方联合发掘的两个主要遗址点——撒扎干遗址和拉巴特遗址,遴选精品出土文物,分两个单元展出。
展览中撒扎干遗址、拉巴特遗址位置示意图
撒扎干遗址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西南约20公里处,-年、年陆续发掘了小型墓葬5座、大型带覆斗形封堆、斜坡墓道的洞室墓葬1座,出土有陶器、金器、铁器、铜器、骨器等。从年代、分布地域和文化特征看,这些墓葬应属公元前后当地古代游牧人的墓葬。
撒扎干遗址M11封堆三维模型
撒扎干遗址M11出土金饰件
拉巴特遗址位于苏尔汉河州拜松市西南约2公里处的拉巴特村,-年发掘了小型墓葬94座。其中男性墓多随葬武器和工具,女性墓多随葬装饰品。出土有镜、簪、针、铃、耳环、戒指、手镯、牌饰等铜器,盆、钵、杯、罐、壶等陶器,短剑、镞、环、带扣、刀等铁器,各种材质及形状的串珠,以及金箔饰片、骨器、海贝等。该墓地的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末期至公元1世纪前期,所属文化因素复杂,反映了在汉代张骞“凿空西域”时空背景下,中亚地区不同人群的文化面貌与中西方文明交流互动的历史,有力印证了古代乌兹别克斯坦地区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是丝绸之路考古研究领域近些年来的重要突破和成果。拉巴特遗址鸟瞰拉巴特遗址出土斯芬克斯费昂斯颈部串饰
倾注心血的筹展过程
为了办好这次巡回展览,故宫博物院于年7月拉巴特遗址发掘刚结束之时,即派遣专业并富有经验的文物考古摄影师王琎对出土文物开展影像信息采集工作,初衷是用于展览的图版展示、图录出版以及文物影像存档。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外景由于拍摄地点位于撒马尔罕市的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筑陈旧,电力老化。为了保证采集的影像质量和效果,摄影师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和研究,制定了详细的拍摄预案并自带拍摄器材。没有专门的摄影室,摄影师就将考古所的食堂改造为拍摄场地;没有辅助设备,就绞尽脑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物品充当,并用黑色塑料布遮挡自然光。没有空调,摄影师就光着膀子,在密不透风的“桑拿房”内坚持完成了所有的拍摄任务,没想到这批高质量的影像照片最后竟成了我们的“救命稻草”。摄影师王琎赤膊拍摄展品文物年2月22日,“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率先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的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隆重开幕。与此同时,故宫博物院也正式启动了引进该展的筹备工作,定于年初在故宫永寿宫开展。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厅入口虽然是同样的展览内容,前期我们还是根据故宫博物院的展陈条件和贴近国内观众的角度,花费了大量时间对展览方案做了调整和深化。在展陈手段方面,我们比原展览增加了影音媒体,制作了遗址的缩微模型和纪录片,以便观众更深入地理解两个遗址的文化内涵,感受考古工作背后的苦与乐;
制作遗址缩微模型
制作专题考古纪实片
在展览内容方面,我们增加了“知识小贴士”,丰富了图片展板,特别是增加了近十年来西北大学、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在中亚考古的工作照、视频片段,来向观众展现在“一带一路”国家愿景下,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历程。
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商定借展事宜
赴撒扎干遗址现场调研
在展览设计方面,故宫博物院派出筹展团队,亲赴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等地对展览及相关遗址现场进行深入调研,努力还原展览中两个遗址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还利用故宫入藏的明代内府《蒙古山水地图》为展墙背景底图,将“丝绸之路”这个主题与故宫博物院的文化藏品结合在一起,大大增强了氛围感和观众参观的历史沉浸感。可以说,展览的方方面面均倾注了我们的心血。
一波三折的开展经历
年10月下旬,按照计划,故宫博物院派出了赵瑾等四人的点交团赴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完成文物的点交工作。年12月,紧张忙碌近一年的展览筹备工作进入尾声,永寿宫陈列装修完毕,展厅、展柜、灯光等一切准备就绪。然而,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文物运输工作被迫停止。随后疫情扩散,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疫情也开始爆发,乌方人员无暇东顾,联络也几乎中断。年4月,国内疫情好转,5月故宫恢复了开放,由于全球的疫情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因此乌兹别克斯坦文物来华遥遥无期。这对我们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并且出现了两难的局面:一边是展览已经精心设计并布置好,却因文物运输问题不能开放;另一边是如果一直不开放,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也是观众的损失,对我们来说辛苦筹备一年的心血也白费了。故宫博物院人员赴乌点交文物
故宫博物院人员对文物打包装箱
年6月,故宫博物院决定将展览调整为图片展的形式重新展出。在搁置了半年后,我们又重新回到展厅开始了“二次”布展工作,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对年筹展工作的一次大拯救。我们在参考研究了各种图片展后认为,与其推倒重来耗费人力物力,不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展墙展板、微缩模型、视频播放都继续留用,而展柜则可以用来放置文物图片。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我们在反复研究后决定,重要器物的展示采用图片立牌的形式,并剪成器物的形状,其他串饰类文物则抠图并印在与展柜展托同样纹理的面板上,经过多次尝试比选材料和调整比例,实际效果和质感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很多。在高质量的图片基础上,加上展柜里灯光的照射,稍远参观足以达到以假乱真。在重新布展完成之后,内部讨论中有人坚持认为,虽然图片展足够逼真,但是开放展厅观众发现“弄虚作假”,未必能令人满意。因此我们决定先将展览制作成°全景在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