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我国首个致力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之江国际传播智库宣布成立,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之江国际传播论坛”。
论坛在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的支持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之江投资管理公司、东海电影集团影业公司及一带一路绿色基金管理公司联合主办。在论坛上,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上海实业集团、上海电影集团、东海电影集团、西藏人文投资集团、集素资本等来自智库、金融、影视等行业的高层和专家围绕着议题“莫语者言——新型南南合作与国际文化传播”展开了深度跨界交流,观点精彩纷呈,启发了当代影视从业者对新时代中国文化影视产业使命与担当的深邃思考。
当前国际环境是以西方文化为中心主导,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之间如何加强合作,提高文化自信,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如何加强合作,共同提高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共同改变当前存在的文化领域的中心外围的格局,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非常现实的课题。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对新型南南合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之江国际传播论坛站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一带一路引领新型南南合作,中国重构全球传播新秩序的大背景下,从战略高度充分探讨、论证了“智库+金融+影视”的创新模式对中国文化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助力大国外交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论坛也为中国影视产品如何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塑造国家形象,扩大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提供了一系列富有创新的新观点和新路径,为影视文化服务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提出了一系列新想法和新思路。
莫语者言:专业“思想库”从全球治理角度提升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新高度
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文化本身就是一个莫语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发展的背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音希声,莫语者润物无声,是国际传播的最高境界。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点要素,在中国参与主导全球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影视产业发展,助力大国外交,要吸纳各方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之江国际传播智库”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应运而生,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学院这两大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高端智库的支持,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影视产业要提升思想高度,需要从全球治理角度谋划发展。东海电影集团影业公司总经理罗拉举例说,由东海影业公司、西藏人文投资集团、盛夏星空公司共同出品,总投资3亿,由黎明、张丰毅主演的大型电视剧《莫语者》,是我国首部以中非命运共同体为背景和题材的影视作品,讲述了中国海外安保团队在维护国家利益的过程中增进中非友谊,促进中非民心相通的故事。剧中的“莫语者”影射的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个默默无闻的维护和捍卫国家利益的群体、是一个个推动中国和世界人民互相尊重、彼此认同、增进理解和友谊的群体,展现了“一带一路”引领全球治理新秩序的智慧与力量。《莫语者》开创了影视作品倡导和弘扬国家海外利益保护的先河,正是展示新型南南合作思想和理念的典范,是“智库+金融+影视”模式的成功案例。东海影业作为浙江省属国有文化企业肩负时代责任,以影视为载体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自觉将文化传播的国家战略目的融入到企业的项目开发全过程,以服务大国外交的新模式对中国影视产业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电影产业从来都不是一个区域性的合作,而是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在南南合作深化发展的大环境下,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不断增进交流、促进交往和交易,构建共同的思想和理念基础是大趋势。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徐春萍在论坛中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标志是讲好中国故事,影视作品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要拿得出适合国际传播的优质内容,不能自说自话,中国要从电影大国变成电影强国,开放与合作的心胸至为关键。
(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徐春萍)
“智库+金融+影视”模式助力大国外交,让资本有灵魂,文化有情怀。
新型南南合作,不仅是国与国的经济合作,更是文明与文明的交流。当前,文化作用更加凸显,围绕文化话语权的竞争更加激烈,斗争更加复杂。从某种程度讲,新型南南合作也是文化要素、文化作用占据很突出位置的南南合作。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子恒在发言中说,国家开发银行是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外交战略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中国地位、责任和作用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下,传播好中国文化,实际是对我们自己的前途负责,也是对世界的未来负责。我们只有把文化的主导权和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面,发展中国家坚持文化自信,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才能使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理解中国经验背后的文化逻辑和更好地吸收和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提高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在与发展中国际的合作中,开发银行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受益者,影视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载体,开发银行有义务、有责任推动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影视合作,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贡献。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子恒)
论坛主办方之江投资创始合伙人、西藏人文投资集团董事长、全国青联委员于丽慧介绍说,之江投资发起设立的之江文化旅游产业基金与文化和旅游部发起设立的国际组织世界旅游联盟合作,将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文化和旅游的优势生产要素,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链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智库+金融+影视”模式是之江投资的创造,在这个模式中智库为金融投资提供智力资本,为影视作品提供思想产品;金融为智库建设和影视作品提供资本,影视作品为智库提供传播载体,为金融投资实现回报,这是一个具有高度创新和跨界整合的独特思路,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道路,智库作为思想市场的主要建设者,通过提供思想,为资本注入灵魂,为文化赋予情怀,并在这过程中实现市场化价值,促进了思想市场的建设。智库通过引领市场化合作,获得了财富回报,金融和影视在合作的过程中反哺智库建设,这个过程既是高质量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交流的过程,更是文化自信和文化主导权把握的过程,是扩大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过程。
(论坛主办方之江投资创始合伙人、西藏人文投资集团董事长、全国青联委员于丽慧)
汇聚思想,共谋新时代国际传播策略
在论坛上,来自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的领导表示,随着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南南合作也迈入了新的时代。在新型南南合作中,中国除了提供经济发展的红利外,正在越来越多地带来理念层面的红利。期待中国能在新型南南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共同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他充分肯定了本次论坛做出的创新和探索,认为论坛从影视产业的角度,聚焦南南合作和国际文化传播,把智库、金融、外交等跨界元素融合在一起,在形式上进行创新,内容上既结合国际形势发展,也结合各自的主要特征,拓宽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精神维度,提升了影视产业的理念高度。
对于“智库+金融+影视”模式服务大国外交,上海实业集团副总裁周雄博士深刻的比喻说,“智库是头脑,影视是身体,金融是血液”,他相信该模式对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全球城市具有重要的启示,不仅将推动中国影视产业迈向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高端,最重要的是该模式将为中国文化重塑新型全球治理结构提供自信与动力。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邹慧丽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产业的支持,金融领域的发展也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撑和促进。文化与金融的合作,无异于给文化插上了金融的翅膀,定能够推动两个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文化的国际传播本质上价值观塑造与输出,当代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差距不是在票房上,是在价值观和理念的差距上,“智库+金融+影视”模式,将有助于中国影视产业激发充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借助影视文化产品,传播中国的核心价值,努力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上海实业集团副总裁周雄博士)
(左起第二位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副总经理邹慧丽)
关于中国影视产业如何推动国际传播,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的胡海滨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诠释:一是要占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至高点;二是要有自己过硬的产品;三是要广泛、充分利用各种国际合作的平台。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的副总经理徐淑君表示,国际传播无小事,最打动人的是故事和细节,合拍公司的发展历史就是“开展对外电影合作,服务国家外交”的历史,目前合拍公司已经和世界21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还有14个国家的合拍协议正在推进中,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合作,将伴随一带一路,从被动变为主动。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的副总经理徐淑君)
随着南南合作在新时代的深化和转型,文化作用更加凸显,围绕文化话语权的竞争更加激烈。从某种程度讲,新型南南合作也是文化要素、文化作用占据很突出位置的南南合作。中国文化在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智库+金融+影视”模式对中国扩大影响力,获取国际传播话语权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于丽慧表示,讲好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影视作品作为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在国际文化传播中责任重大。对于之江国际传播智库这样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通过思想引领金融和影视合作,既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需要,更是表达中国文化自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