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底颜色为红色,中央有一颗由五根绿色线条交叉组成的五角星。被称为“苏莱曼之印”。红色来自摩洛哥古国早期国旗的颜色。绿色五角星有两种解释:绿色是穆罕默德后代所喜欢的颜色,五角星象征人民对伊斯兰教的信仰;这一图案是驱病避邪的所罗门护符。
地理位置
位于非洲西北端,东接阿尔及利亚,南部为撒哈拉沙漠,西濒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海岸线多公里。
气候多样,北部为地中海气候,中部属副热带山地气候,东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
首都拉巴特(Rabat)国家基本情况
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26.6万平方公里)
人口总数:万人(年8月)
官方语言: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人种民族:多数为阿拉伯人,少数柏柏尔人(20%)
宗教:99%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主要为逊尼派;其余人口信奉基督教和犹太教
政体: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是国家元首、宗教领袖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政府首脑由议会选举中得票最多的政党任命,拥有提名和罢免大臣、解散议会等重要权力,议会拥有唯一立法权,众议院占主导地位。穆罕默德六世国王(S.M.LeRoiMohammedVI)于年登基。年3月,穆罕默德六世国王解除班职务,任命公发党全国委员会主席、前外长欧斯曼尼出任新首相。4月,摩新政府成立。
地缘政治:注重对外关系的均衡发展。保持和加强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传统关系。年,摩获得欧盟给予的优先地位。注重加强阿拉伯世界的团结,尤其重视与海湾国家发展关系。努力在国际事务特别是中东和平进程和伊斯兰世界中发挥作用。年,海湾合作委员会与摩建立“优先伙伴关系”。摩主张非洲国家团结,但年因非洲统一组织(简称非统,非盟前身)接纳“西撒哈拉国”而宣布退出该组织。与近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基本经济指标
资源禀赋
能矿资源
磷酸盐为主要资源,估计储量亿吨,占世界储量的75%。其它矿产资源有铁、铅、锌、钴、锰、钡、铜、盐、磁铁矿、无烟煤、油页岩等。其中油页岩储量亿吨以上,含原油60亿吨。
农业资源可耕地万公顷。蓄水坝90余座,可灌溉土地万公顷,粮食种植面积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水果、蔬菜等。畜牧业较发达,草地和牧场万公顷。渔业资源丰富,是非洲第一大产鱼国。旅游资源旅游业发达,是非洲主要旅游目的地国之一,主要旅游城市有:拉巴特、马拉喀什、卡萨布兰卡、非斯、阿加迪尔、丹吉尔等。产业发展现状
图1产业发展现状数据来源:CIAWorldFactbook
农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占全国总劳力的42%,出口(主要为柑橘、橄榄油)占总出口收入的30%。农业产量起伏较大,粮食不能自给,畜牧业发达,年牛羊肉产量55万吨,禽肉产量60万吨。非洲第一大产鱼国,沙丁鱼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年捕鱼量约万吨,出口收益超过10亿美元。工业:工业部门主要有农业食品加工、采矿、纺织服装、皮革加工、化工医药和机电冶金工业等。是世界磷酸盐出口第一大国,年磷酸盐贸易额约达43亿美元。服务业:已成为摩第二大支柱产业,第二大出口来源、第二大吸引就业领域,是非洲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年共吸引游客万人。主要贸易伙伴(年)
出口合作伙伴:
西班牙23.2%,法国22.6%,意大利4.5%,美国4.2%(年)
进口合作伙伴:西班牙16.7%,法国12.2%,中国9.2%,美国6.9%,德国6%,意大利5.9%,土耳其4.5%()
双边经济贸易投资合作关系
中国与摩洛哥年11月1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双边各层次往来较密切,在国际事务中有广泛共识,保持良好合作。年摩洛哥国王默罕默德六世访华,摩洛哥对中国全面免签。双边贸易整体稳定。年双边贸易额为38.26亿美元,同比增长5.5%,其中中方出口额为31.76亿美元,同比增长3.2%,进口额为6.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摩洛哥对中国出口最多的为矿砂、铜及制品、肥料、工业配制饲料、航天器及零件、动植物油等。摩从中国进口主要有机电产品、机械设备、茶叶、针织产品、钢铁制品、运输设备等。年6月,中摩能源合作执委会首次会议在摩召开。目前中国对摩洛哥投资规模不大,主要在轻工制造、渔业等领域。年,中国对摩洛哥直接投资流量约万美元,截止到年底,中国对摩洛哥直接投资存量为3.82亿美元。主要合作领域与方向
摩洛哥政府鼓励外商投资。摩洛哥政府鼓励发展农业、旅游业(房地产)和清洁能源等领域,此外还支持制造业的发展,丹吉尔自贸区给制造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摩洛哥在北非地区政治局势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对中国政策友好,欢迎中国企业在摩洛哥投资。
总体而言摩洛哥还是以欧洲企业为主,中国企业在摩洛哥业务发展比较缓慢。中企可通过与当地企业的合作,探索在摩洛哥的投资机会,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