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海高考昨天结束啦!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都感觉如何?昨天高考结束后,上海升学请来名师们对本次高考的加1科目和英语卷进行点评。
另外,文末还有两则来自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最新招考消息。有意报考的考生请留意哦!
文/李星言朱晓芳张骞
名师点评高考英语卷和加1科目
------
英语
------
“今年英语作文题是从三幅图中选一幅作为读书节的宣传画,并说明推荐理由,这道题不错,独具匠心!”,曹杨二中英语老师葛伟在听闻学生反映后表示。
由于前几年高考作文多以纯议论文为主,考生套格式做法普遍,起不到真正选拔人才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命题逐渐转为夹叙夹议、在记叙说明的同时穿插举例论述的部分。比如今年的题目就要对图片进行描述,将说明和论理相结合,有利于多角度考察学生,也降低了套题的可能性。
------
物理
------
“今年物理卷学生普遍反映新题多、难度也比较大”,复旦附中物理老师董胤杰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今年物理考题知识点完整,考查全面;“考试题型简单的解法不简单,解法简单的题型很陌生”,这也是针对了上海考生的软肋,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考题开放性较强,给学生的讨论思考空间大。需要学生全面思考问题。
比如,这次考试主要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概念进行考察。如计算题30题考查气体实验定律,计算题31题为力学综合,这两题覆盖了知识点,学生平时训练也较多,解题也相应比较顺手;第32题电磁感应,第33题为电场综合。后两题主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考查。部分同学期待的电磁感应压轴大戏并没有上演。取而代之的是电场的力矩和能量综合,这在以往高考中也出现过,所以考生应该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积极应对。
本次考试重点仍然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对于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学生应当仔细分析,逐个排查,切莫凭着自己的感觉臆断题意,因为高考的命题必然要体现选拔性和思辨性。实验题并没有学生想象的常规题型,题目新颖独特,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特点。
二期课改后,上海高考物理考题,一直以灵活巧妙为特点,我们看到今年的物理考题仍然保留了这一传统。同时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物理的题目区分度增加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次命题方式的微妙变化,或许也是对物理高考改革方向的一次尝试。各位同学应当打好基础知识,以基本的物理方法为主学会思考物理问题,而不是只去学会解题步骤。
------
生物
------
“今年生物据说题目很新颖,但题量也很大”,市东中学史俊老师告诉记者,不少学生考后的第一反应就是“题目多”,往年上海生物高考卷在13-14页,而今年则有15页,即便是平时做题速度很快的学生,也是掐着点儿刚好做完。
除了题量较大以外,学生普遍反映有些类似图表题之类的题型以前没怎么接触过,非常新颖,且多选题比重似乎有所增加。除此之外,9个大题的内容基本没有超出范围。
由于一般而言,选生物的考生理科成绩不如物理、化学,所以此次不少考生反映生物挑战较大。
------
化学
------
回民中学化学教研组组长李君表示,据同学们考完之后的反映来说,今年的考卷不是很难,跟平常同学们做的练习卷是差不多的题型、题量,基本上是按照去年高考的模式来进行,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因为我们学生是属于中等的水平,他们觉得今年考卷跟平常老师上课的所教授的内容都比较符合的,总体来说学生考完还是比较轻松的。
年上海迎来高考改革之后,选择化学的人数应该是偏多的,预计改革后会要求考生更注重基本知识,实用性的内容更加突出。因为理论上,在这个模式下同学们都应该过合格考,合格考试面对全体学生的,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标准来要求他们,我个人觉得应该会在现在的基础上降低考试要求,更加注重实验操作类题型。
--------
历史
--------
甘泉外国语中学历史老师揭丽萍认为,因为考前学生都会做近几年的考卷,所以从同学的反映来看,今年的总体难度比去年大。首先选择题来说,基本上还是注重课本上主干知识的,所以课本基础知识的夯实还是比较重要的。
主观题材料内容过多,这也是现在上海高考的一个趋势,通过运用一个新的材料,加强学生对于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将材料分析与书本知识相结合,防止出现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的状况。这对于学生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在本次考试中选择题和后面大分值的题目中也有所体现,通过热点问题,比如丝绸之路,来考察学生思维能力,这也是一个提升。总的来说,材料与课本内容结合是以后考试的一个趋势。
最后的材料分析论证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据学生反映来看,考的是学生的普遍的价值观,大同理想和竞争意识,这是一个普世价值,要求同学们从竞争意识、共同理想方面谈。总的来说,材料与课本内容结合是以后考试的一个趋势。
------
*治
------
甘泉外国语中学*治老师张新梁表示,大多数学生反应今年的试卷比较新、比较活,有点难度。材料都比较新,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对于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理解表达的能力要求都很高。
比如今年大题目考察的是提供服务产品,如何用服务产品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书本理论知识都是死的,但是结合材料分析却是比较活的。需要真正理解之后才能结合书本理论展开问题分析。还有一个设置具体方案措施来解决具体问题的题目,这些都是开放性的题目,可以通过多角度多方面来进行作答。
总的来说,今年的题目较年有所增加,灵活思考的题目较多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要求也有所提高。
香港大学
扩大今年内地招生规模
一本线上试行多元选拔
香港大学昨天宣布,年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将扩大收生规模,6月下旬的入学面试将首次试行多元卓越入学计划,实行多元途径收生,以挖掘更多具有突出才能的内地优秀学子。
年内地本科生入学计划原计划招收不超过名学生。目前,多个省份的申请人数较往年同期有所增加,港大决定扩大收生规模。
往年获港大录取的内地学生不仅学科成绩优秀,更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社会服务、海外交流等。其中不乏在全国奥林匹克竞赛等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也有在体育、艺术、社会服务等非学术领域展现卓越才华的学生,非常契合港大的多元化人才选拔标准和全人教育理念。在香港特区*府鼓励多元卓越文化的建议下,为鼓励更多内地优秀学子全人发展,港大将于6月下旬举行的入学面试中,首次试行多元卓越入学计划,开展多元甄选。
在此计划下,报考学生如能提供有关其特长或经历(例如学术类竞赛、体育、艺术、社会服务等课外活动)的证明,港大将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邀请高考成绩达到当地本科第一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即一本线)以上的申请人参加6月下旬举行的入学面试。面试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获考虑予以录取。
6月15日前完成网上报名
港大提醒所有报考学生,须于6月15日前通过港大内地招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