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晴天,似乎身处沙漠小镇,说天气都成多余。虽然沙漠的阳光很灼人,我和毛毛越来越黑,但我们还是坚持每天都要出门晒太阳并每天摄入均衡的营养。为自己撑起一把防疫最好的保护伞。门口河谷里的桑果已经结上了枝头,红艳艳的石榴花也含苞欲放,无花果下个月就能长熟了,椰枣的果实也已经吐出嫩黄色的新芽。我跟毛毛说,如果摩洛哥继续封国,如果祖国的亲人一直不来接,我们继续滞留在这里,一个月后,我们就能吃到现摘的无花果,两个月就能吃到沙地西瓜,如果时间再长,仙人掌的果实要成熟了,水蜜桃和葡萄也可以享用了。既然滞留在这里,就想想美好的事物吧。早餐剥了一大盘摩洛哥地产的橙子,这种甜的发腻的橙子,便宜的时候,2元迪拉姆(相当于1.6元人民币)就能买到一公斤。中国超市买来的绿豆煮了汤,绿豆也是清热解*的。滞留在这里,食物从来就不缺乏。酒店附近的农家就有放养的土鸡卖,管家默罕默德负责去买鸡,一开始买回来一只公鸡,我又让他去换了母鸡,鸡汤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也是增强抵抗力最好的食物。小默问我过这样Berber的日子是否习惯,我也谈不上哪里不习惯。除了鸡汤要买活鸡自己杀有点残忍外。但同时,我却自认为也并没有融入这里的生活,一直是以一个外来客的身份,用体验者的心态去体会和经历这里的一切,并不时拿来做一些比较。应该说,疫情的发生,好像是一次全世界范围内的统考,而成绩如何,不仅取决于老师的能力有多强,同时学生本身的素质和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名牌学校除了要有名师,还要有优秀的生源。有些国家是有名师也有好的生源;有些国家虽然没名师,但学生有出息;有些相反,但无论如何,最终能考出好成绩的,基本是两种情况,老师和学生都特别强的,或者学生特别强的。在考试这件事上,离不开考试者本人。对于摩洛哥*府来说,在我看来,虽然平时效率低下,但是,在防疫这件事上,走的还是比较激进的。摩洛哥3月16日起关闭了领空防止病*输入,3月18日开始封城,21日切断城与城之间的联系,停止铁路和公路,私家车去其他的城市需要提前申请,防止城市间交叉感染。摩洛哥公共卫生部长哈立德·艾特·塔勒布(KhalidAitTaleb)3月18日在拉巴特举行了临时新闻发布会提到,比如关闭学校、暂停进出港航班或呼吁居民自愿隔离,这是冠状病*流行的第二阶段才去做的,而摩洛哥当局宁愿提前到第一阶段使用所有手段来遏制冠状病*的传播。可以说,摩洛哥*府也是为防止疫情的传播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摩洛哥的民众却不如中国日本等那样遵守规则。我曾在第二篇日记中写过“听话”的沙漠小镇居民。确实,在我所在的沙漠小镇,在*府封国封城令后,大家基本都严格执行,瓦尔扎扎特的道路上空空荡荡,以至于摩洛哥当地电视台2M来瓦尔扎扎特采访,街上一个人也没有遇到。但是,随着封城令的发布,我也发现,原来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民与民之间的差距竟然是如此之大。虽然摩洛哥在北非洲经济中属于最好的,但是,北部几个城市都比较难管。在摩洛哥发布封城令后,北部城市丹吉尔、菲斯、拉巴特,纷纷举行游行、聚集闹事。队伍高喊着:伟大的真主。游行者认为抵御病*不需要隔离,真主会拯救一切的。而这些人愚昧的想法和做法,也为摩洛哥*府控制疫情增加了难度。摩洛哥的疫情在上升,昨晚睡前还是96例,但今天早上发现疫情已经迅速突破,到晚上12点钟,摩洛哥新冠肺炎总数已经达到例,而与之前主要是境外输入不同,在一些北部城市也出现了人传人的案例,卡萨布兰卡、拉巴特、菲斯、丹吉尔和马拉喀什的数量,都在上升。综合欧洲各国的疫情可以看到,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最初也是1例、2例,然后达到几十例、例以上,之后,逐步进入爆发期。而这些“不听话”的民众的存在和疫情的快速发展,摩洛哥当局的执法手段也非常强硬。大城市除了派出大量装甲车巡逻,而在一些视频中,摩洛哥警察对封城后随意外出的人员,非常粗暴,走上去就是一巴掌,然后赶回家。摩洛哥议会也在今天紧急出台法规:将对任何违反当局在卫生紧急状态的命令和决定的人,将处于1至3个月的监禁和到1迪拉姆的罚款,此法规不影响更高刑事责任的追究。而随着封城后各个城市的表现,在Facebook上,,大家已经开始给各个城市打分,丹吉尔排倒数第一,菲斯是倒是第二,而瓦尔扎扎特是最好的。感概疫情真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平时看不到的真实。也许是看到摩国封城后的百态,特别是那些还在游行集会的人群,滞留在摩洛哥的华人,回家的心也越来越切。一位滞留在阿加迪尔的前来摩洛哥出差的女生,已经定了曲折的回国票。也就是我在上文中提到的卡萨布兰卡转卡塔尔到香港,之后就各自想办法回家的机票。并在封城后,几经周折从阿加迪尔前往卡萨布兰卡等候。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更愿意等待来自官方的消息。今天摩洛哥中国大使馆已经给我发来消息,但仍还没有准确的消息。而摩洛哥手札大使馆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