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拓数派冯雷的回归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根治 https://m.39.net/pf/a_4632315.html

“我始终认为:虽然我们是以公司的形式存在,但是叫机构更合适些。”从年1月VMware完成对Pivotal的收购算起,两年多不见的冯雷再次回归到大众视野,身份已经不再是Pivotal中国公司常务董事、研发中心总经理,而是一家中国本土科创公司——拓数派「又称“OpenPie”」——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

年6月,拓数派对外宣布完成新一轮数亿元战略融资,而在此之前,年7月正式成立之初,拓数派就已经获得了头部产业基金超过两千万美元的天使投资。“现在拓数派储备了足够多的现金,足够我们可以真正安安静静坐下来,把产品做好,做一个可以对标美国同时代产品的产品。”对于一家初创公司而言,冯雷的话多少有些“凡尔赛”,但拓数派刚刚成立即可实现人均年研发费用15万美元的融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与冯雷选定的技术赛道、拓数派自身技术团队的实力,以及当前中国科创领域的空前活跃,都有非常大的关系。

选择赛道:对于数学应用发展的一种传承

之所以冯雷认为应该把拓数派称为机构而非公司,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其创立拓数派,并选择“云原生、分析型分布式数据库”赛道,并非完全处于单纯的商业考量,更像是一次基于数学科学的学术验证和应用实践。

undefined

拓数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冯雷

冯雷最广为业界所知的,是其曾经提出的“数字化三部曲”——他甚至因此出版了三本图书。在他看来,今天所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都将沿着从软件公司到数据公司,再到数学公司的过程演进,其中,当然会涉及到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和AI在内的新兴IT技术的加入,但是真正影响数字化进程、决定数字化方向和结果的,永远都是数学原理。

“我大学本科是北大物理系的,所以我考虑问题常常是往起源的方向看,就是说我一直关心:人类智能的起源,我们智慧是怎么来的?”冯雷当年是以浙江省队物理奥赛银牌进入北京大学并获得了物理学和经济学的双学士学位。而那段经历对于他来说,更重要的影响,是让他认识到数学的美妙,也让他已经开始考虑如何让数学这样一个基础学科能够真正影响和改变人类社会。“你知道,到今天为止,我们在IT领域的所有进展,都还是基于历史上一些伟大的数学发现和理论。”几年前,还在担任Pivotal中国常务董事兼总经理的冯雷就曾经这样对笔者说。

在冯雷看来,结合数学发展史和IT进阶史,有几个历史事件至关重要。

首先是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由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及其信徒组成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提出万物本源是“数”,认为“万物皆数”,而研究数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使用,而是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这与今天我们全人类社会正在进行的“数字化”转型似乎有些内在的关联。

其次,人类真正用数学方法研究世界从牛顿年代开始。“牛顿力学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因为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更在于牛顿用数学的方法来定义自然哲学,并写了一篇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来告诉我们:自然科学是可以数学化的。”冯雷说:“进而,又有人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学,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那么社会科会呢?”

将数学方法引入到社会科学——即让数学方法和数字化工程成为人类改变自身的工具,进而全面实践数字化时代,冯雷认为有两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第一件,是20世纪上半叶,德国哥廷根大学在希尔伯特(DavidHilbert)的倡导下提出了形式化数学,从而启发了图灵构造计算机的概念模型和冯诺依曼构造存储计算机。“这实际上是奠定了我们今天数字化基础:如果说古典物理时代的模型方法,主要建立自然科学规律的数学定理;那么,近代我们数学化人类社会和智能,则主要采用计算模型的方法,来仿真人类社会和个体智能——这个时代的数学化也同时引入了数字化。”冯雷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如是说。

另外一件事,则是发生在冯雷的母校:20世纪下半叶,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司马贺(HerbertSimon)利用符号计算来模拟人类智能,创建了世界闻名的CMU计算机学院并将之建设成为人工智能的先驱。“CMU作为人工智能两大诞生地之一,把数字输入看作符号,用计算模型作为智能仿真大脑操作符号的过程,奠基了符号学派人工智能的第一个AI程序逻辑学家。”冯雷说。

“用少量符号和计算模型来建模人类社会和个体智能,奠定了早期的AI,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更多的红利却依赖于更多的数据量和更高计算能力。一般说来,任何一个模型,只要处理得当,使用更多的数据和计算,就能产生更好的预测准确率。这样一个简单却有效的洞察把人类社会带入了大数据时代……当我们不能构造类似神经网络等开天辟地的新模型的时候,我们可以寻找更多的数据集、运用更强大算力来提高模型的准确率,以数据计算能力来换模型能力——既然数据计算,能够让我们找到新发现,那么我们就应该不遗余力地去驱动数据计算平台的创新。”冯雷在自己后来发表的文章中写到,他和拓数派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所有前人的基础上,将人类用数学定义和研究人类社会的能力,向更深入的地方推进。

“云计算的出现,实际上让我们应用数学的空间得到了极大的延展:并不是前人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当时没有那么多算力,他们基于PC机构的计算机已经找到了最好的数学逻辑和方法,接下来,就是我们需要基于云计算提供的有无限增长的计算和无限增长的存储,不再基于简单的符号,而是采用大量的数据——把符号系统升级到数据系统,用数据来训练程序,让程序自己给自己编程。”

讨论至此,冯雷非常兴奋,他反复强调,“数据计算、只为新发现(DataComputingforNewDiscoveries)”就是他和拓数派团队要做的事:“人类这么多年来,智商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我觉得因为云计算提供的机会,可能让我们可以把符号学派的人工智能,推广到数据计算学派,这是我们成立拓数派的原因。”

实践:云原生、分析型分布式数据库

选择将人工智能从符号学派深入到数据计算学派,并不是冯雷突如其来的一个“神来之笔”。事实上,从10年前,冯雷结束在甲骨文从事云计算产品研发的工作,接受Pivotal邀请,从硅谷回到上海,作为是Pivotal中国公司常务董事(ManagingDirector)和研发体系总经理(GM)),就已经开始。

“接受Greenplum中国和后续Pivotal中国的使命,除了因为Greenplum创始人和Pivotal董事长在业内的影响力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Greenplum的大数据使命和Pivotal的云原生使命,都处于一个令人兴奋的数字未来的十字路口。此刻在我眼里,数字化的核心也是数学化。”冯雷在后来自己撰写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彼时,在建立中国北京和上海两个研发团队的过程中,在Pivotal公司的两个产品体系中,冯雷选择了Greenplum作为中国研发中心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