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康农民工在国外受重伤,横跨5国开展生死 [复制链接]

1#

本平台法律顾问:陕西宁康律师事务所韩妮君律师


  经历了9天9夜的颠簸后,昨日下午4时许,鲁军体和他护送的陕西白河农民工患者熊富兴终于抵达医院。为了从万里之外的玻利维亚接回身负重伤的熊富兴,鲁军体辗转亚洲、欧洲、美洲五个国家,行程5万公里。


  今年50岁的熊富兴是中国机械工业第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一位农民工。年11月1日,在南美洲玻利维亚务工的他不幸被重物砸中,头、胸、腹受伤,脏器严重受损。公司把他送到玻医院,虽经颅内血肿清除术、气管切开术等治疗,他依然昏迷不醒。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加之语言不通,公司和熊富兴家属都希望他回国治疗。经协商,公司和家属决定将他接回到离家较近、医疗实医院。


  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告诉华商记者,接到求助电话后,医院决定派他前往玻利维亚护送熊富兴回国。1月13日中午,鲁军体从十堰出发,途经武汉、上海、荷兰阿姆斯特丹、厄瓜多尔基多、秘鲁利马,于1月16日到达玻利维亚的圣克鲁斯。在玻利维亚,医院的医护人员交流了病情。他发现情况比预想的严重,熊富兴身上插满气管、尿管和各种引流袋,但具备护送回国的条件。

 1月18日下午,在两名工友的陪伴下,鲁军体护送熊富兴动身回国。21日上午,在经过了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因暴风造成的意外滞留后,鲁军体一行终于抵达上海浦东机场。此时,由公司提前联系的救护车已等候在机场。随后,熊富兴被送往武汉,在武汉休整一晚后,22日中午,鲁军体和医院联系的急救直升机,于当天下午4医院。


  对话医生


  跨国护送只因生命无价


  “飞机停在浦东机场那一刻,9天来我始终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昨日下午5时,医院的鲁军体接受了华商报记者采访。

到玻利维亚护送病人回国的外科医生鲁军体


  人仍处于昏迷状态


  情况不是很乐观


  华商报:你和熊富兴是医院的?


  鲁军体:医院的,回来还不到一个小时。


  华商报:熊富兴现在病情如何?


  鲁军体:我们从玻利维亚返回时,他有很严重的复合伤。目前,他仍处于昏迷状态,情况不是很乐观。


  华商报:医院是何时接到求助信息的?


  鲁军体:去年12月初,医院接到了熊富兴所在公司的求助电话,医院派人赴玻利维亚护送熊富兴回国治疗。


  华商报:医院为何选择你去玻利维亚护送患者?


  鲁军体:我曾在华盛顿大学留学,有相关方面的经验;我是中青年医生,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我的专长和熊富兴的病情治疗相符。这些都是单位派我去的原因。


  华商报:你去玻利维亚用了多长时间,一路是否顺利?


  鲁军体:去的时候很顺利,我是1月13日中午从十堰出发的,16下午抵达玻利维亚的圣克鲁斯。


  华商报:去时都带了哪些医疗器材?


  鲁军体:急救包里,除了常规设备外,还有为此次救援专门购买的电子雾化机、手动负压吸痰器和电子制氧机等设备。此外,还备了一套特制加厚病号服。


  华商报:到达玻利维亚时,病人情况如何?


  鲁军体:赴玻利维亚之前,我曾和玻方医生有过沟通和视频交流,对熊富兴的病情有基本的了解。他的伤是复合伤——头颅做了手术,气管被切开,有骨折,膀胱尿道损伤,胃肠损伤等,全身多处复合性损伤。我看到他时,他处于完全昏迷状态,不能进食,仅靠流食维持,大小便不能自理。


  各方努力联系上机长


  确保病人顺利登机


  华商报:回国时为何有两名工友护送?


  鲁军体: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单靠一个医生根本照顾不过来,必须有一个团队,才能安全顺利将患者护送回国。


  华商报:转运过程中出,病人是如何转机的?吃饭、休息怎么解决?


  鲁军体:从玻利维亚回国,途经秘鲁的利马、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上述机场转机时,我和熊富兴的两名工友互相配合,用轮椅推着熊富兴转机,有时也会有地勤人员协助我们。一路上,熊富兴只能进流食,大小便都是我们三人帮助他处理。


  华商报:旅途如何休息?


  鲁军体:前往玻利维亚途中,我还可以休息。回国期间,要随时监测熊富兴的身体状况,并负责喂药、吸痰、导尿等护理工作,根本没时间休息。实在困得不行,就打个盹。


  华商报:护送途中出现了哪些坎坷和意外,如何克服?


  鲁军体:最大的意外是1月19日,飞抵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时,因为特大暴风袭击,飞机晚点,我们只好在机场滞留一晚,乘第二天的飞机回国。滞留阿姆斯特丹机场期间,担心熊富兴在候机大厅久呆病情恶化,我将情医院,同时在朋友圈紧急求助。在医院的协调和努力下,在阿姆斯特丹留学的华人、华侨的帮助下,在外交部的协调下,我们先是通过机场地勤住进了机场救护站,后来又联系上了第二天飞往上海的航班机长,取得了他的理解和支持,这才保证了第二天熊富兴能顺利登机回国。


  华商报:护送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感人的故事?


  鲁军体:滞留阿姆斯特丹期间,国内是凌晨3点,为了协调解决住宿问题,医院很多同事没有休息,通过各自关系积极协调,让我很感动。


  飞机降落浦东机场


  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


  华商报:此次护送,总共用了多长时间,行程多少公里?


  鲁军体:前后9天时间,全程5万公里。


  华商报:一路下来是不是很紧张?


  鲁军体:可以说是高度紧张,尤其是回国途中,因为身负重要使命,病人病情有可能随时变化,压力可想而知。直到飞机降落在浦东机场,我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身心特别放松。


  华商报:出国前有没有预案?


  鲁军体:去之前就做好了各种预案,带了充分的器械和设备。


  华商报:为了及时救治伤者,医院出面联系了急救直升机,将熊富兴从武汉转送回湖北十堰。有网友留言,医院为了救治熊富兴,可以说是不计成本,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鲁军体:是的,为医院,今天(22日)下午,我和熊富兴乘坐急救直升医院。医院之所以这样重视患者,跨国护送,直升机转运,只因生命无价,医院的责任,也是正能量的体现。


  华商报:这是医院第一次跨国大营救吗?


  鲁军体:是的,医院的第一次,也是我的第一次。

(整理自华商报、央视新闻)

-优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